4.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通过支持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捆绑发展、对口帮扶等方式,加快城镇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建设,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实施“班班通”工程,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辐射作用,推动城乡学校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5.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出台《重庆市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质量标准》,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创造性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加强市教科院和区县教研机构及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研教改中的引领作用。实施“重庆市特色学校发展规划”,推动中小学校在学校管理、育人模式、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以内涵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6.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完善职教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职教行业协调委员会,健全政府统筹、部门配合、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研究制定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强中职学校招生、学籍、收费、资助和评价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探索建立星级专业认定及公告制度、区域发展水平、学校办学水平与质量排行榜制度和中职教育发展状况年度通报制度。
7.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学校6所,做好创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工作,优质中职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65%。实施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建2个区域性职教集团,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引导多方投资建设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推进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1+15”移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巫山县试点工作的指导,总结推广试点成果。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推进民族传统技艺专业建设。支持城乡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实现每一所农村中职学校与城市中职学校结对捆绑发展。切实做好中职学生实习责任险相关工作。
8.深化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技能教室”。依托企业开发适应新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普遍推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教学方法。探索实行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制。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实施范围和规模,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贯通体系。开发电子仿真教材和学习资源库。举办第三届重庆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
9.加快城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大力开展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再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实施扫除妇女文盲、少数民族文盲以及扫盲后巩固提高工程。召开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和社区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动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加强社区教育指导,开展社区教育示范区县和实验区创建活动,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非学历教育考试,推动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