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10.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推进相关高校改制及设置工作,推动独立学院创造条件逐步独立。适应重庆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新设立高职学院3-5所,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和区域布局结构。加强高校分类指导,加大部市共建高校和行业主管高校共建工作力度。依法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积极探索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积极争取高校招生计划稳定增长,在校生规模达到73万人,
11.深入实施高校“质量工程”。出台《关于实施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改项目评审和结题验收工作,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深化高校专业排名工作,引导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开展近年新设置专业建设评估。加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开展市级规划教材建设立项和优秀教材评选工作。启动重庆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评选建设工作。启动高校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12.加强学科建设与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好“十一五”市级重点学科验收和国家特色重点学科申报工作。制定重庆市学科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遴选“十二五”市级重点学科。开发重点学科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重点学科动态管理机制。做好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申报及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审核工作。开展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审,加强独立学院学位授予工作指导。推进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开展市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
13.深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组织开展2010年科技项目立项及评审,做好高校第二次r&d(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源清查工作,编制重庆市高校“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积极培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做好规划,重点打造一批开放型产学研平台。促进部门联动,推动校企互动,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4.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开展重庆市第二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期检查,培育、遴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施新一轮重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计划。实施名刊建设工程。深入总结高校“十一五”社会科学工作,积极研制“十二五”发展规划。
15.全面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类别和性质学校学生的管理模式。加强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大学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力争建立全市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体化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学生违纪处分工作程序和学生申诉工作程序,积极探索相关工作试点。切实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籍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