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纺织服装产业规模缩减,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受阻,增速趋缓,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的优化调整,纺织服装产业从粗放型向内涵型发展。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下,经过不断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政策导向明确,政府大力扶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把纺织服装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棉纺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河南省是全国的产棉大省和纺织大省,棉纺优势为大规模持续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有效保障,老纺织基地完善的配套体系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有利于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三是产业链发展较为完整。郑州的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纺织、服装加工、服装设计、面辅料生产、纺织机械、服装物流、服装展会、服装媒体、服装教育等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四是物流便利,服装商贸发达。郑州城市交通发达、通信快捷便利,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功能,以郑州为中心6小时送货半径可辐射3.6亿人口的市场,12小时可辐射7.9亿人口的市场。郑州的棉花交易市场与服装交易市场的规模和交易量在中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五是劳动力资源充足,专业人才较多。郑州作为传统纺织基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养了较多的高级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
  同时,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国内外纺织服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币升值、棉花价格上扬、能源价格高位运行、招工难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中小企业贷款困难,流动资金匮乏,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部分企业生产场地狭小,严重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纺织企业重组面临着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等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将造成一定影响。二是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配套不合理。纺织与服装不能有效对接。郑州的棉纺织规模较大,但服装企业所需原材料主要来自于江浙一带;染整环节生产规模较小,形成产业链“短板”;研发设计环节原创性设计缺乏,多数服装品牌仍停留在一般意义的产品销售层面上;辅链环节基础相对薄弱,产品展示、媒体宣传等环节发展不足。三是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与同类产品相比,郑州纺织服装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生产成本偏高,产品附加值低,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服装行业,总体规模较小,设计研发队伍严重不足,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追求时尚的要求,技术改造进程缓慢,产业升级受到严重制约。四是缺少知名品牌,品牌带动力薄弱。郑州大部分的服装企业从事来料加工贸易,已有的服装品牌影响力尚局限在郑州市或河南省内,品牌主导效应没有充分形成,区域品牌形象宣传和塑造力度不够,品牌合力较弱。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