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打造服务平台,优化产业环境。加强纺织服装产业政策引导,为企业搭建政策和服务平台、技术和人才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以满足服装企业对信息、技术、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需要。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郑州市纺织服装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重点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一项资金”,加大“三重保障”,建设“三个中心”,搭建“三个平台”,提升“产业链四环节”,推动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两级品牌建设,带动企业多层次发展,使郑州纺织服装产业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与优势产业。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好郑州市纺织及服装工业领导小组(郑文〔2004〕337号)作用,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订和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加强协调配合,共同促进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二)设立“一项资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3000万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设计项目、开拓市场、品牌建设、信息化、营销网络建设和相关奖励等。
(三)加大“三重保障”。一是加大对产业急需资源的保障力度。对重点纺织服装企业建设用地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减免项目建设过程中市政府权限范围内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先征后返);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支持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集合债券、信托计划等方式多渠道融资,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二是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整合纺织服装教育资源,加大对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支持、鼓励相关机构举办服装设计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的培训班,通过专项资金形式对其在聘请专家、租用场地等方面给予适当资助;建立引进机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纺织服装产业急需的人才。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郑州的区位、交通物流、成本和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完善配套政策,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和项目向郑州转移。
(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建立产业研发、培训、质监三中心。按照市场导向、资源共享、开放管理,低标准收费原则,支持建立郑州市服装设计研发和服装质量监控中心。依托郑州纺织服装院校和纺织服装企业,建立服装技术培训中心。二是搭建三平台。建立纺织服装产业信息平台。开展产业发展信息服务,建立纺织服装行业统计和信息制度,及时掌握和发布相关信息,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产销对接平台。组织纺织服装生产企业、采购商、经营商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销环境。建立服装文化发展平台。充分挖掘郑州纺织的文化底蕴,建立郑州纺织服装文化广场和展览馆,组建郑州市纺织服装产业模特队,评选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形象大使,以多种形式鼓励企业、面料厂商定期向外界发布裤业的流行资讯。依托华中信息中心元通纺织城,建立服装资讯中心,收集全球的款式、面料的流行资讯和最新的技术研发信息,及时向企业发布,带动纺织服装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