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业带动,多元发展。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突出企业主导地位,以区域性网络龙头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坚持以改造和完善供销社传统经营网络为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走低成本扩张、联合发展之路。
三、发展目标
到2012年,全市初步建成布局合理、业态先进、体系完善、竞争开放、服务“三农”的“新网工程”,以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为重点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全部贯通,农村流通实现现代化。红满楼品牌店遍布省会城郊,县级农资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市场、农产品进城服务中心的网络体系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建成省会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300个,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建设10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和农资分销站,建制镇建设300-5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和农资超市,一般乡村建设统一品牌和标准的农资综合服务站、农村小超市或便利店。全市供销社系统培育商贸流通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9家,规范建设商品配送中心70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40个,建设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6个、集散交易中心34个、回收站(车)2400个,改造、新建标准化基层供销合作社150个、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3200个、村镇日用品超市2000个、农产品购销网点1200个,解决2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全市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0个,全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合联管理,入社农户达到全市农户总数的20%以上。
四、建设重点
2010年-2012年,全市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流通网络建设总投资57.9亿元的9大类、386个项目,其中供销社投入19.4亿元,通过政府补贴和招商引资撬动社会资金投入38.5亿元。
(一)农资流通网络。以省重点项目和市“10+X”重点物流项目--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为重点,整合农资市场资源,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按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组建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饲料、农机具等的农资物流集团,加快推进区域农资配送中心、县域农资网、村镇农资店、农资综合服务站等建设。充分发挥华北重要商埠优势,逐步做大做强农资现代物流业,构建体制先进、设施现代、管理有序、统一开放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和科技服务体系,解决农民买真货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