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在市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区县党委、政府领导下,各区县经信委、特色工业园区和有条件的工信企业都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人手特紧的要补充必要的人员,完善软硬件条件。要进一步强化培训监督和考核,将培训效果与工资绩效挂钩,将培训成效作为经营管理人员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完善统计报表和信息联络制度,加强培训统计和联络工作。要借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实施和管理的培训机制,积极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二)不断增加培训经费投入
企业要严格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4〕16号),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成本预算。积极遵行“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逐步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支付培训费用的制度。
(三)不断加强相关层面的工作职责
在市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县组织部门的支持下,各区县经信委(特色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所在地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品等特征,帮助企业积极开展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并组织调训辖区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专题培训。
(四)加强指导,做好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
紧紧依靠区县经信委、特色工业园区和企业,发挥行业和协会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市场调节的自主培训运行机制。
1.召开2010年全市工信系统企业培训工作会。总结2009年全市工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交流培训工作经验;安排部署2010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各区县经信委和企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经济理论、政策法规、工商管理、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专题知识培训,特别是随着惠普等大型IT业入驻重庆,引导有关区县经信委和特色工业园区主动开展电子类人才培训和储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为迎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升级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