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性是指作者的立场和情感的倾向。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总是要有褒贬臧否的,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也是无法回避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和表达出来。那么,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是什么决定着作者的理性和情感的立场?是价值观。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是贯穿民政史话的基本价值立场。作者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救灾、救助、优抚、安置、福利、村民民主自治、社团和民间组织建设等各种民政工作的历史记述和评介之中,旗帜鲜明地弘扬普遍人性和普世价值。揭露和批判一切反人性、反人类的社会丑恶现象。这里的鲜明价值立场,是普世的、穿越历史时空的,超越一切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局限,表达对全人类的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
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过去我们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介中,往往是简单的两分法,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而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绝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民政工作是人做的,是人就不可避免地具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就难免会有失误。要设身处地从历史人物的境地出发,不必苛求于前人。过去我们在宣传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那种一说旧社会就是“万恶的”,新社会总是“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历史观,在史话的写作中是万万不可取的。
3、生动性
史话是讲人、讲事、讲故事,故事由情节和细节组成。因此,除了叙述,还可以充分调动描写、议论、抒情等文学手法,增强叙事的故事性、现场性、文学性。采访一定要到现场,观察一定要细致。比如,彩票发行现场、灾后重建的村庄的现场、对流浪乞讨救助站、孤儿院、假肢安装现场、军休所环境和服务的采访都要有现场感和感染力。切忌干巴巴。
生动性也来源于知识性和趣味性。民政工作包罗万象,是一个牵扯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又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民政工作还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民政工作制度性规定;不同时代和少数民族社会生活方式异彩纷呈,比如婚姻和丧葬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仪式。这些都使我们的史话写作充满了知识性、规定性和趣味性。生动具体形象地回答上述问题,增强史话的可读性和针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征稿范围和任务区分
(一)征稿范围
1、厅机关各处室和各直属单位
2、市(州)、县(市、区)民政局和相关机构
3、全省民政系统的在职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
4、广大关注民政工作的民政对象
5、文史工作者和甘肃民政史地有研究的民间学者。
(二)任务区分
1、各单位和业务部门要有一个反映本业务系统发展变化的纵观古今的综述。综述的提纲最好在五月底报来,以便统一安排。
2、提供最能反映本单位本系统特色的标志性工作、事件、活动、成果、和人物的线索、素材或成品性的稿件和图片(图片内容包括珍贵历史图片、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标志性工作成果、先进模范人物等,每个单位不少于二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