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建立急救医疗网络医院分级管理制度及入网评审制度,开展急救网络人员资格准入培训。推进无偿献血,完善采血网络设置,强化临床合理用血管理,保障临床用血需要与安全。
七、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名院名科名医。开展中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质量管理,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正确办院方向。探索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投入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推进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建成30所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推进花都区创建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
加强中医科研和人才培养,启动第二批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研修班项目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等工作。
继续推进中医“治未病”。探索建立集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
八、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卫生科技水平
继续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医药卫生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积极推广医药卫生新技术、新方法和适宜技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管理工作政策,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培养和选拔机制。实施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支持中青年优秀人才出国进修学习。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推动医务人员合理流动,促进医疗机构之间人才交流。
九、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制定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制定卫生信息共享交换标准和卫生相关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规范。加强对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逐步完善覆盖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网络。
以荔湾、黄埔、番禺、萝岗区为试点,大力推进全市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加快推进以花都区为试点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项目建设。
统筹建设全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二期)、120指挥调度通讯信息系统(二期)、门诊预约挂号信息系统。选择2-3所医院,推进以电子病历为重点的数字医院建设。不断完善卫生系统电子政务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