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生产示范带动
在全省粮食主产县(市、区)搞好600个共60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其中小麦350个、玉米200个、水稻50个,力争小麦、玉米、水稻单产均达到600公斤以上,为提高全省粮食生产水平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挖掘潜力。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实行行政领导和技术专家分片联系和指导责任制,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要选择优良品种,实行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服务,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创高产。
(五)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1.提高农机作业覆盖率。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三夏”、“三秋”生产,确保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2010年小麦机播机收率达到95%以上,玉米、水稻机播机收面积显著扩大。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灾害的机械准备,为全省粮食安全提供农机保障。
2.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重点引导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的深耕、深松机械,水稻、玉米收获机械和播种、施肥复式作业机械,推动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
3.推广农机新技术。开展深松耕整地作业补贴试点,加快推广深耕、深松技术,实施深松耕整地作业650万亩。积极推动小麦播种机械更新换代,发展播种施肥机械8000台,小麦精适量播种面积达到6000万亩。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大力普及玉米机播,推行标准化种植,以适应玉米机收的需要;把玉米收获机械列为农机具购置补贴重点,在国家补贴30%的基础上省财政按一定比例进行累加补贴,全省新增玉米收获机1万台以上;继续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玉米机收作业进行补贴,力争机收率达到40%。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42个县(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安排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点30个,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0万亩,辐射带动400万亩。积极推广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4.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扶持力度,提升农机经营规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机与金融部门合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上规模、经营上水平。2010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2200个,作业量达到农机总作业量的2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在领导力量、工作部署、财力分配、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要扎实落实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着力提高生产能力。要落实责任,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夺取粮食丰收任务分解到各地、落实到基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逐级分包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村,深入农村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农业生产顺利推进。要形成合力,发展改革、农业、水利、财政、林业、国土资源、环保、科技、教育、交通运输、供销、石油、电力等有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抓粮食生产的强大合力,为粮食丰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