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抓住台湾22家农工商同业公会入驻漳州的机会,举办一批产业对接活动,推进各县(市、区)、重点开发区与台湾行业公会合作建设一批台湾工业园,推进台湾产业组团式、整体式转移,争取在石化、电子、光电、机械等重点产业整体对接上实现新突破。牵头单位:市外经局、发改委、农办、台办、工商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外经科。
17、贯彻《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进一步深化细化漳台农业产业对接方案,加大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引进推广力度,促进漳台农业合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牵头单位:市农办;配合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外经局、台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跟踪科室:市政府办农村科。
18、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努力建成台湾农业外移基地、台湾农业良种引进消化基地和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基地。牵头单位:市农办、林业局、农业局、外经局、台办,漳浦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农村科。
19、加强两岸金融合作,争取在利用台资兴办村镇银行、两岸跨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上有新进展。牵头单位:市人民银行、银监局;配合单位:市金融系统各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经贸科。
20、充分发挥台湾文化重要发祥地优势,深入挖掘祖地文化内涵,加强与台湾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努力以文化促往来、促沟通、促合作、促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与出版局、台办、民族宗教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社会事业科。
21、全力参与第二届“海峡论坛”活动,精心办好陈元光及其部属后裔千人回漳谒祖系列活动、第三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和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牵头单位:市台办、文化与出版局、团市委,云霄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外经科。
22、规划建设元光文化生态园、海峡两岸地方文献交流馆等一批漳台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牵头单位:市城乡规划局、文化与出版局、发改委,芗城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台办;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社会事业科。
23、鼓励台商投资文化产业,加快建设福建(漳州)闽台文化影视城、平和三平祖师文化园、海峡印刷工业园、海峡印刷技术学院等项目。牵头单位:市文化与出版局、广电局、台办、民族宗教局、教育局,龙文区人民政府、平和县人民政府、华安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社会事业科。
24、鼓励台资投资兴办教育机构,扶持天福茶学院发展,支持台商创办台商子弟学校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牵头单位:市教育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台办、农办;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社会事业科。
25、支持漳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台湾科技成果与漳州技术需求有效对接。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台办;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社会事业科。
26、加强与台湾旅游合作,打响“海峡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市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台办;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社会事业科。
(二)突出扩大内需,确保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27、以重点项目带动投资扩张,市级以上在建重点项目安排229个,年度计划投资339.3亿元,增长31.2%,新开工项目64个,力争建成投产项目63个,其中列入省级在建重点项目47个,年度计划投资190.1亿元,增长44%。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计财科。
28、加快生产性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实施137个重点产业项目,尽快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经贸科。
29、古雷石化和福欣特钢两个特大项目投资规模力争超过100亿元,形成明显的形象进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外经局、经贸委,古雷开发区管委会、龙池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计财科。
30、紧密跟踪今年中央扩大内需投向,积极主动向上沟通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扩大内需项目盘子。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直有关部门;跟踪科室:市政府办计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