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2009年医疗质控工作总结和2010年医疗质控工作思路的通知

  5、有效促进了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理念的转变和更新。通过持续有效地开展质控活动,大规模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规范的培训,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医疗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有了进一步加强。一些质控中心对具体工作目标进行了量化,并对检查的重点在评分标准上有所侧重,每年一个重点,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通过培训,使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员对本部门的发展有了正确定位,对“质控中心”的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对质控中心开展的工作和专家组的支持有了更多的依从性。各质控中心也通过开展质控工作,培养了人才,提高了威信,逐步实现了从技术型向管理型的过渡和转变,较好地把政府职能与相关专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北京市体检质控中心组团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进行了学术交流;血透质控中心举行了“2009年国际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交流会。会议邀请美国资深血液透析管理专家,对美国CMS透析督察系统以及有效实施的血液透析质量监察系统进行了介绍,促进了血液透析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还有一些质控中心组织专家外出参观学习,增进了对质控中心发展现状的了解。
  6、坚持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各质控中心专家组,无论是落实医院管理年的考核评比,还是现场的督导检查,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病例的讨论分析,都能够严肃认真,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质控工作,做到了问题不姑息,指导不指责,经验不保留,坦诚相见,开诚布公,得到各医疗机构的一致好评。血透质控中心在接到卫生部两次外地血透感染事件通报后,2次对北京市的102家血透室进行了综合检查,又对整改单位进行了飞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上报市卫生局;护理质控中心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网络报告系统;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对全市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41家医疗机构和8家整改医疗机构进行了2轮的现场质量督导检查,使北京地区心血管介入的医疗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体检质控中心还建立了专家委员会委员日常及年度考核机制,加强了对专家参与质控工作的监督和约束。各质控中心的工作得到各有关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质控中心之间发展不够平衡。个别质控中心在本专业开展的质控工作进展较慢。
  2、有的质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基本的工作流程不甚清楚,未把主要精力放在质控中心的工作上。
  3、有的质控中心对如何履行自身担负的职能理解不深,开展工作方法不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不够。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