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医药、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充分发挥兰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开发区,兰州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园,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肃)基地、兰州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白银市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金昌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天水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酒泉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风电装备、电子信息等行业,建设形成一批产业规模、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在节能环保、生物育种领域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我省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6、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科技人才。
科技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专项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建设5个结构合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把科技人才的培养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考核验收的重要指标,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发现、培养和集聚一大批高素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提供人才保障。
7、积极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一是充分发挥部省会商机制的作用。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甘肃省、科技部部省工作会商会议议题,通过部省会商合作,努力实现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需求与国家科技发展整体战略的有效对接,推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