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充分发挥省院、省校合作平台作用。落实甘肃省与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科技合作协议、甘肃省与清华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鼓励我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的科技合作,实施好“科技支甘工程”等科技合作项目,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科技人才培养,支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是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有重点、多层次的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大学走出去,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内容,加强政府间和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对外科技合作的层次,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8、创新科技管理的体制与机制,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
全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在发展中创新科技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环境,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更紧密结合。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工作的部门协调,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环境,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自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三是探索建立科技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要加强信息沟通,深化科技与金融合作。四是深入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科技难题,深入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协助企业进行技术难题攻关和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保障。五是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服务协调作用。
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能够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技不仅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大显身手,更能为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繁荣提供持续动力。因此,做好新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工作是现实的战略需要。全省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根据本意见的精神,组织力量认真研究,结合各自的科技、人才、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以及近期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纳入科技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