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0年河南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2、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努力实现行业本质安全。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机械设备推广,提高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比重,减少操作员工数量,提高劳动效率,不断改进安全生产条件;要在 “安全药物、装配药机、组合烟花生产线、静电检测与防护”等四项重大事故防范关键技术科技项目申报的基础上,加快项目的研发进度,争取年内通过专家评估,适时召开现场会,投入生产和推广应用。同时,大力引进安全设施、机械设备、安全新型药剂,使我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涉药工序基本实现机械化,实现人机、人药分离目标,生产、经营区域工序全部实现电子可视监控,从技术层面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3、加强正确引导,努力实现行业安全发展与政府总量控制目标。烟花爆竹产业的安全发展要统筹规划,谋划长远,提升规模,严格监管,确保安全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按照河南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督促各地出台政府产业规划,主产区要制定逐年的扶强汰弱计划,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生产规模;按照“控制总量、减少数量、提升规模、确保安全”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扶优扶强,建立约束和退出机制,主要是通过“四个一批”:规划发展一批、扶优扶强一批、停产整顿一批、吊证关闭一批,关小上大,淘汰落后弱小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扶持壮大重点企业,培育10个以上年产值在3000-5000万元的集生产、经营、燃放、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努力实现由烟花爆竹消费大省向生产经营大省的转变,由高危行业向安全发展行业的转变,使我省烟花爆竹行业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第三轮换证时生产企业数量要控制在100家左右,要推出我省更多的像“华彩牡丹”的烟花爆竹知名品牌。

  4、建立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努力遏制非法事故发生。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我省社会大局稳定。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协调、部门监管、基层负责、社会参与”的打非工作格局。一是充分发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二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发生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的地区和非法生产现象严重的地区实行重点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十户联保的排查责任制,对重点户和重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使非法生产无藏身之地。三是加大科技装备投入、加强信息经验交流。继续督促全省各主产区配备推广药物探测设备、防护用品和检查车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四是加强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作用,宣传非法生产的严重危害,引导鼓励群众进行有奖举报,营造强大打非氛围,使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消灭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