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3、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要求,向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报告、备案的有关职务消费、薪酬分配等事项,应同时抄报监事会。

  三、完善监督工作机制

  (十三)监事会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主动加强与企业审计、监察、财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必要时,还可以聘请会计(审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形成资源共享、信息沟通、联动合作、有效协调的监督工作机制。

  (十四)监事会应当通过个别沟通、书面提示等方式,及时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需要企业自行纠正或解决的有关问题,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

  (十五)监事会应当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对影响企业改革发展,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和共性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对策或建议。

  (十六)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完善监事会监督成果的运用机制:

  1、在考核调整企业领导班子、制定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研究决定改制重组、产权变动等重大事项时,应征求监事会或监事会主席的意见。

  2、在核定企业经营业绩、核销企业不良资产、核准企业经营利润等重大事项时,应事先征求监事会或监事会主席的意见。

  3、对监事会报告中反映的重大问题,提出专项整改意见,要求企业整改。

  4、每年召开监事会工作专题会议,听取监事会的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

  四、加强监事队伍建设

  (十七)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外派监事人才队伍。在建立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监事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做好外派监事选拔聘用的同时,加强对监事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价,提高监事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

  1、建立高效的业务培训机制。完善监事任职培训和后续在岗培训,着力增强对外派监事和监事会主席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抓好经济、法律、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监督检查实务操作的技能,不断提升监事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对监事会和监事的年度评价和任期综合考核评价。监事会评价的重点是监督检查成效和运作的规范性、有效性,主要包括评价报告的客观性、财务检查的真实性、建议意见的针对性、监督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等内容。监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操守、履职能力、勤勉程度、工作实绩、廉洁从业等内容。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