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构建全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将交通安全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宣传、安全监管、司法、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机)、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特点,加强对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教育,特别是要突出抓好对驾驶人、农民和中小学生等重点群体的教育。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创建一批“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示范单位”、“平安农机示范单位”。
(六)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根据节假日人员流动密集的特点,制定科学周密的交通安全工作方案,加强道路疏导,加大路检巡查力度,加快突发交通事故的处置,全力维护节假日期间道路交通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一)依法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加大对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客车超员、货车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组织开展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遏制因严重违法造成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车辆、出租车辆的运行管理,严厉查处违规违章行为;加强对道路行人文明通行、安全通行的教育和管理,减少人为堵塞交通现象;加强与军队、武警部队的协作,完善军车交通违法抄告制度,健全军车交通违法抄告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严重交通违法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
(二)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各级安全监管、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公安等部门要协调联动,加强对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部门要开展危险路段的排查,确定隐患等级,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到位。交通运输部门还要结合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加强公路养护和公路安保工程设施建设,加大包括危桥在内的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在2010年底前,每个市州要建成二至三条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示范路段。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对排查出来的事故多发路段以及道路施工路段加强秩序维护工作。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履行监督、协调和督办职能,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