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要结合本部门行政执法实际,完善相关制度,探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的途径和办法,做到提高执法效能添新举措、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出新成效、增强队伍素质上新台阶。针对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依法治理力度,推进重点领域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三)强化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7、建立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有效期制度、定期清理制度,构建规范性文件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制定作为行政管理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未经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并经过集体讨论决定的不得发布实施。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要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切实做到有件必报、有报必审、有错必纠。
8、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机构要重点依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对行政执法环节、步骤进行具体规范,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实施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按照制定公布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和标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9、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公布行政执法人员基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强化对具体行政处罚行为的监督。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交叉评查,评查率应当占本部门上一年度案卷总数的20%以上。坚持依法行政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四)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其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10、深化认识,切实把行政复议工作摆到更加突出和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加强行政复议工作领导和队伍建设,完善行政复议相关制度,落实人员和经费,为有效开展行政复议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配合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的督查活动组织开展行政复议宣传、培训活动。建立行政复议标准化办案制度,规范收案、受理、调查、审案、议决等程序,不断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质量。落实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标准和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积极稳妥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