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课程性质主要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四部分组成,四者有机结合,发挥整体作用。其中,必修课程是课程设置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提高和补充,应具备进一步加强专业课、发展学生专长、扩大知识领域、强化技能训练以形成综合教育能力的功能;活动课程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应采取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实践课程是全部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它渗透于专科层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全过程。
(一)必修课程
一至三年级全部为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中,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现代教育技术、体育等;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乐理、声乐、舞蹈、钢琴、体操、美术等。
(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三大类。
文化基础类:中外名著赏析、英语听力与口语、美术欣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科学概论。
专业理论类:家庭教育学、优生学、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幼儿园科技活动指导、学前游戏论、幼儿园管理、幼儿园课程、亲子活动指导。
专业技能类:健美操、儿童舞蹈创编、围棋、电脑美术、电脑音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手工制作、电子琴、书法、简笔画。
(三)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主要安排在课外进行。活动课包括学科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参观、讲座、各种竞赛活动、社会调查等形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公益活动、参观调查,教育实践及学前教育科研实践等,以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巩固专业思想,印证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教育规律,培养从事学前教育、幼儿园管理和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践课程中除军训及教育实践外,原则上安排在假期进行。
四、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