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目标:
1.酿酒葡萄种植。根据我省酿酒葡萄种植的现状和发展潜力,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力争到2012年,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左右;到2017年,达到40万亩左右;到2020年,达到50万亩左右。
2.葡萄酒生产加工。到2020年,全省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建成以生产中高档酒为主,配套完整的现代化、规模化葡萄酒生产企业5-8家;建成集科研开发、葡萄酒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庄园10家左右。
3.葡萄酒市场销售。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优质葡萄酒销售网络,在国内大城市和主要葡萄酒消费地区建成若干甘肃葡萄酒专卖店与连锁销售体系,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市场份额占全国葡萄酒市场的10%左右,葡萄酒销售额超过400亿元。
(四)发展重点。
按照我省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结合国内外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我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应重点建设3大体系。
1.种植体系。在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天水等市,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通过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适宜葡萄种植的戈壁荒地、荒山荒坡等,努力扩大酿酒葡萄栽种面积。要充分考虑所选择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栽培适应性及酿酒特异性,根据生产方向、生态条件和土壤特性确定相应的品种,引进和筛选适宜的品种。要加强苗木的培育和繁育,推行良种化、基地化、区域化栽培。要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服务、鼓励企业自建基地、发展葡萄种植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大规模、标准化、连片化的种植基地。要围绕提高葡萄品质,合理确定单位面积产量,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架式和栽培管理措施。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行无害化生产,建设绿色、有机葡萄种植基地。
2.加工体系。要指导企业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积极采用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包括葡萄原料标准、工艺方案、分析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手段等在内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走多元化、优质化和高附加值的发展路子。支持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延伸和完善葡萄酒产业链条。通过发展葡萄酒加工业,带动制瓶业、印刷包装业、运输业、原辅料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葡萄糖浆、罐头、葡萄汁饮料、葡萄籽油及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产品开发,加强葡萄酒皮渣等副产物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