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增强宜居城乡魅力
(十四)强化规划龙头导向作用。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加紧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快推进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宜居城乡建设行动纲要。科学统筹各类规划,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三位一体”、有机衔接。严格执行《
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我市城乡规划透明度,鼓励市民参与城乡规划。(市发改局、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城管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
(十五)着力保环境、优生态。要继续落实四个百分百行动方案,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活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做好能源发展规划,加大重点能耗企业能源计量监管力度。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鼓励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做好迎接环保模范城复查工作,确保完成各项迎检工程。建设茶冷迳固体废物处理等项目,完成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完成黄杨山、平沙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封场工作,加快推进万山海岛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污染事故控制和监测预警工作。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加大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新青、富山、白蕉、平沙水质净化厂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前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前山北部排污排洪主体管网工程。大力推进“双十百绿”工程,加快山体整治复绿工作,开展全民清洁行动,提升城市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水平。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要求,遵循“统一规划、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市区联动”的原则,大力推进我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打造路景结合、特色鲜明、功能明显的区域绿道网,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市科工贸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海洋和农渔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园林和林业局、市发改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环保模范城复查迎检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城管局负责,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统计局等职能部门和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
(十六)着力推进“三旧”改造。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节约集约、统筹规划、明晰产权、尊重历史”的原则,采取改建、拆建、收购和收回等方式,逐步铺开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工作。出台政策措施,抓紧编制规划,明确改造规模、地块和时序,注重严格管理和规范实施,确保改造工作依法依规、平稳有序推进。在“三旧”改造中,首先要落实“退二进三补公”措施,促进“三旧”改造与宜居城乡建设的有机结合。(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市发改局、市科工贸信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国资委、市环保局、市法制局、市城管局、市房地产登记中心等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