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提升网络监控和追溯体系
全市中心屠宰场实行电子视频监控,对生猪进场、屠宰加工和产品出场各个关键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备。深入推进IC卡网络追溯体系建设。采取稳步推进,分布实施的方式,在做好全市菜市场IC卡网络安装的同时,做好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等猪肉流通领域的IC卡网络建设,使IC卡网络追溯体系覆盖全方位。《宁波菜篮子网》设生猪收购、猪肉销售、价格动态及瘦肉精检测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四、工作措施
(一)推进“放心肉”工程建设。全市生猪中心屠宰场的生猪待宰间、屠宰加工车间、病死猪处理间等10多个关键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逐步实施对外网络公示,进一步提高生猪屠宰及肉品交易监管的透明度、公信度。全市生猪中心屠宰场、猪肉批发市场、宁波城区菜市场、县(市)区规模菜市场等实施IC卡一卡通网络管理。全市猪肉流通场所统一实施上市猪肉票证管理,完善猪肉进货登记台帐。对宁波市外进入我市的猪肉产品,实行报检制度,严格查验票证。
(二)推进管理机制建设。组织举办全市肉品检验、瘦肉精检测、IC卡网络管理和屠宰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培训班,广泛开展岗位创优评比活动,形成人才激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积极做好修订后生猪屠宰新《条例》、新《办法》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对屠宰管理重大活动、肉类企业发展以及保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等方面宣传报道。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屠宰管理激励机制。
(三)推进配送体系建设。随着宁波“市域一小时交通圈、都市区30分钟交通圈”的形成,为全市实施肉类产品配送创造了条件。鼓励屠宰行业从原来属地就近供应为主,积极向周边区域自由流通转变。着力建设好配送中心,提高鲜肉配送覆盖面。
(四)推进网络追溯体系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监管技术平台,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监管,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形成对有问题肉品从零售、批发、屠宰到养殖层层追根溯源的能力。
(五)推进部门协调机制建设。积极与财政、农业、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沟通,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屠宰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肉品消费全过程监管的协同机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现代化屠宰场的建设和改造、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设、环保排污清洁生产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