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照产业高端、特色突出、国际知名的定位,瞄准国际高端健康产业,着力引进世界一流的企业及能迅速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积极扶持,使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力争用5-8年时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健康产业集群。
3.按照“联动发展”、“内生外引”的发展模式,利用我市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行业之间协同促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壮大健康产业,延伸产业链。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康产业发展。
2.坚持社会化原则。充分发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与民营医疗卫生资源的互补作用,倡导全民参与、惠及全民,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延伸中医药、健康体检等产业链,鼓励开发开展前端及后端新型增值服务,延长价值链条,刺激健康消费。集约节约利用有限资源,促进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互补发展,形成健康产业新兴增长点。
4.坚持解放思想,打破垄断。站在城乡统筹、促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高度,打破属地、所有制的界限,改变生产方式、采用信息化服务,实现技术、知识、信息和资源共享。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2010-2017年)。构建起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相适应的健康产业体系,使成都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集健康保健、养生康复与健康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民族医药特色的健康服务聚集地,打造具有资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的“健康成都”。
2.近期目标(2010-2012年)。基本完成40个健康服务产业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产值达40亿元;中医药产业项目产值达21.2亿元,年增长率近25%;医疗康复服务收入达250亿元,年增长率高于15%,力争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前3位;健康管理服务收入达3亿元;医学支持平台项目收入达6亿元。
3.中期目标(2012-2017年)。引进国际一流医院和现代化的传统医药养生保健项目;建立健康产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民化、健康教育社会化、全民健康管理、全民健康体检。健康产业年均增长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三、发展重点、产业布局与重点建设项目
发展重点分为成都国际医学城、中医药产业、医疗康复服务、全民健康管理及教育、医学支持平台、健康产业信息化和健康展会节庆活动等7个方面,含51个子项目。预计总投资约614.369亿元,其中近期(2010-2012年)投资114.369亿元(有4个拟定项目投资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