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条件较好,特别近期降雨旱情已解除的地区,要尽快组织农机下田作业,及时整理大田,全力做好抗旱抢插,要求桂南在4月15日左右、桂中在4月25日左右、桂北在5月8日左右插完早稻。
(二)对青壮劳动力不足或投入不足的农户,要协调组织人力、物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积极引导农户采取助耕、代耕或者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措施,避免稻田撂荒。
(三)已错过早稻最佳播种季节,目前仍没有播种的地区,要抓住最近降雨时机及时播种,把双季稻改为“超级稻+再生稻”种植模式;4月中旬仍无有效降雨,确实无水播种的地区,采取“双改单”,及时抢播生育期较长的超级稻品种,种植一季中稻,并提前做好冬种生产计划。
(四)因缺水推迟插秧时间在30天内,秧苗准备充分的地区,仍应注重引导群众抗旱插秧;暂时缺水、常年排水困难的易涝低水位稻田,不要盲目改旱,建议坚持以发展水稻生产为主;对十年九旱的水尾田、高坑田、望天田,可主动改种玉米等旱粮作物。
(五)各地要根据免耕抛秧技术特点,大力推广免耕抛秧技术,特别是对于不够水犁耙田而又已被雨水淋湿透的稻田,可适当整平稻田田面,实行免耕技术及时抢抛。
三、加强管理攻单产
(一)保秧。一是对未到抛插季节而且已及时播种的秧田,要做好抗旱保秧;对采取水育秧的秧田,要及时排除秧田渍水,实行水育旱管,提高秧苗弹性,并在秧苗二叶一心期每亩秧床施尿素4-5公斤作断奶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如果遇连续低温阴雨,要适时通风换气,防止病害发生。二是对已到抛插季节,但大田无水移栽的秧田,要控制秧苗徒长,及时揭膜通风炼苗,培育长秧龄矮壮秧;对超过3叶期明显细长的秧苗,视旱情喷施1-2次多效唑(每亩秧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三是桂北地区目前有水播种的地区,应及时采取旱育秧抢播种。四是做好移栽准备工作,各地要施好送嫁肥和送嫁药,起秧前12-20小时,苗床浇一次透水。
(二)保苗。一是适时移栽或抛插,要求秧龄在20-25天,或者在秧苗3.5-4.5叶期及时移栽。二是提高抛插质量,做到匀栽和浅插,特别是秧龄较大的秧苗,要浅水抛插,防止漂秧。三是插足基本苗,高肥力田块每亩抛插1.8-2万蔸,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抛插2-2.2万蔸,低肥力田块每亩抛插2.2-2.3万蔸;针对育秧时间过长的老龄秧苗,应通过适当增加密度来保证有效穗数。四是已插秧或移栽后仍遭受旱灾的田块,可用稻草、玉米茎叶、甘蔗叶等作物秸秆覆盖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禾苗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