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设省政府重点工作网上督查系统。借鉴山西省开发使用的行政对接系统和有关省市的督查信息系统先进经验,研发我省政府重点工作网上督查系统,实现对年度重点任务目标等工作的动态监控,促进省政府各项重点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进一步推进省政务大厅行政审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工作。在继续完善省直部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基础上,开展省政务大厅行政审批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部分部门进行试点,实现相关审批项目网上办理。
六、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边界清楚、责任明确。
(一)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保密部门认定的保密技术及有关要求对已建和待建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梳理、改造。要引进新的安全防护技术,进一步提升政府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二)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网络应用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审计管理,依托省政府RA (电子身份认证注册系统),构建网络信任体系。
(三)建立健全省政府专网网络及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网络资源管理、监控,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网络违规外联、违规内联、运行故障、防毒、杀毒、防网络攻击等有效管理。
(四)各级政府网站要按照电子政务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逐步完善政府网站安全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政府网站安全防范能力。
(五)各地、各部门要制订应急预案,完善数据备份,开展系统备份,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七、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运行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单位电子政务负责部门要制订年度工作计划,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完善项目咨询、专家论证机制,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质量。
(二)加强经费保障和管理。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必要的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对电子政务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确保经费使用合理、规范。
(三)加强业务培训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电子公文、政务信息、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等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子政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