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三)做优做强优势产业。抓住国家振兴十大产业机遇,做优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4个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要依托国家民用航空基地、省市共建航空汽车城、国家核电装备国产化基地等载体,重点发展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汽车、飞机、农机装备、专用设备和基础功能部件等产业集群,推动主机产品升级。食品工业要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乳制品、粮食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医药工业要利用“哈药”地域品牌优势,大力开发新型制剂、新型专利药,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以及特色原料药等产业集群。化工工业要转向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并举,重点发展优势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链。组织一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大项目,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和扶持政策,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元器件、数字装备、电力电子、汽车电子、LED和软件等行业。生物产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生物农业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铝镁合金材料、航空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环保新材料,加快复合材料构件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新能源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风电、核电、智能电网等设备制造,支持兆瓦级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建设核电主泵电机、大型辅机和百万千瓦级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生产基地。

  (五)积极促进以工兴农,以农促工。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农业促进工业的长效机制。鼓励装备制造业、绿色食品等产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延长产业链,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城市工业配套产业梯度转移到县域发展。促进城市工业面向广大的农村腹地,深度开发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特色食品产业,形成一批优势明显、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稳定农业初级产品市场。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建设,扩大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品质,按照产业链规划一批已形成优势、发展潜力大的粮食加工、大豆加工、乳制品、肉制品加工、特色食品等项目,促进农业深加工产业规模扩张,提高产业竞争力。

  (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要素市场,全面强化城市现代服务功能。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推动金融创新。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哈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结算业务,争取率先成为对俄及对东北亚外贸结算中心。对将信贷、担保资源投向中小企业的银行和担保机构给予适当风险补偿。支持小额贷款机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和地方保险公司组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覆盖东北北部、通达俄罗斯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充分利用被国家确定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机遇,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引进与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具有哈尔滨特色的服务外包品牌和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发展完善有线电视网络,使之成为“三网融合”和孕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发动漫和其他文化创意产品,推进动漫基地和创意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参与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和我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区和旅游品牌,建设东北亚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