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成都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率先开放金融业的城市之一,金融开放度高、国际业务量大,现有外资银行11家,外资保险公司10家,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2家,国内主要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均在我市设立了分支机构。
3.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目前,成都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的城市。截至2009年底,共有驻蓉银行机构44家;国内41家证券公司在蓉设立了78家营业部,其中4家证券公司注册地在成都;期货经营机构9家,其中本地法人期货公司4家;49家保险公司在蓉设立了地区性总部或分公司;国内12家金融机构在蓉设立了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总部;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4.金融市场交易活跃。信贷市场发达,截至2009年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416亿元,同比增长41.8%,存款余额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4位,增幅列第2位;各项贷款余额9869亿元,同比增长41.7%,贷款余额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4位,增幅列第1位。资本市场活跃,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上市公司40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38家,香港H股上市公司3家(含1家A+H公司),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前列;2009年,全市证券交易额2.87万亿元,同比增长87.6%。保险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09年,全市保费总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25.7%,户籍人口保险密度2039.7元/人,保险深度5.1%,保费总收入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3位,增幅列第1位。
5.金融人力资源丰富。作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和智力资源库,我市的教育资源、科技实力、科技竞争力和科技转化能力均位居中西部前列。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0余所,每年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超过10万名中高端人才,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面临的挑战。与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标准相比,我市金融业发展还存在明显差距,面临严峻挑战。
1.金融业态发展不平衡。一是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不充分,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占绝对比重,而以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数量较少;二是金融业创新能力不强,金融机构在运用股票、债券、信托、资产证券化、基金、衍生产品等创新型金融工具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制约了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三是配套服务体系相对薄弱,法律、会计、评估、评级等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少,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2.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不足,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以及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二是票据市场、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体系不完善,跨市场的投融资和交易工具不够丰富,市场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尚未建立,不能有效满足投融资主体的需求;三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体系不完善,信息的采集、维护和运用还不够充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