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层单位人才培养链制度,以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建立文化人才梯队库,每梯队确定若干名培养人才,采用承担课题、挂职锻炼、培训深造等多种方式重点打造。
(二)以项目带动为抓手,跟踪人才培养成果
1.跟踪2009年确定的越剧《貂蝉》编剧、编辑出版《杭剧汇考汇释》、“三江”歌手大赛、公共图书馆投入产出经济评价与绩效评估研究等四个人才发现计划项目进程,关注文化人才培养的成效。
2.拟举办优秀青年剧作家余青峰作品展演暨国际青年剧作家论坛,进一步鼓励、扶持青年剧作家创作更优秀作品。
3.拟通过扶持纪实文学《知青全记录:我亲历我知道》(暂名)、《青川为证》、童话《魔星阿诺尔》、长篇科幻小说《拯救天堂》等文学作品,进一步培养使用人才。
4.杭州群众艺术馆与杭州新青年歌舞团携手创作现代情景剧《在路上》,进一步扶持人才创作。
(三)以专业深造为手段,加强文化人才培训
运用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培养经费和重点艺术人才培养经费,选送局属事业单位5-10名文化人才,到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图书馆等国内高等院校、知名文化单位深造。
(四)以社会实践载体,增强社会体验
1.组织市文艺人才库成员10-20名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艺术人才理论培训、文艺采风等活动。
2.采用上挂下派的形式,选派8-10名具有一定培养潜质的年轻文化人才,到上海图书馆、区(县)街道(乡村)等文化单位挂职锻炼,在实践中锻炼才干。
附件1.
市文广新局2010年青年文艺家引进计划
序
号
| 引进单位
| 引进人选基本情况
| 引进方式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专业
| 职称
| 现单位
|
1
| 市艺术创作中心
| 卫 中
| 男
| 63
| 大学
| 编剧
| 一级编剧
| 天津市剧本创作室
| 柔性特聘
|
2
| 市艺术学校
| 周 波
| 男
| 63
| 研究生
| 演奏(竹笛)
| 教授
| 沈阳音乐学院
| 客座教授
|
3
| 市艺术学校
| 郭 磊
| 男
| 48
| 研究生
| 舞蹈
| 教授
| 北京舞蹈学院
| 客座教授
|
4
| 市艺术学校
| 张馨月
| 女
| 23
| 本科
| 舞蹈
| 毕业生
| 北京舞蹈学院
| 引进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