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打好这场硬仗,既要突出投资出口消费协同发展,又要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其突破口就是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省经信系统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是我省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任务。各市要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结合实际,及早谋划布局,科学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抢时间,争高地,尽快促进形成规模化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使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二、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发展呈现规模化和集聚化态势的产业体系。一是部分领域形成较大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势。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数字音视频、新型平板显示、软件等新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3和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产业规模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全省平板显示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已落户我省的3家大型液晶电视模块项目设计产能占全球1/4强,广东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模组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9年产值超过1800亿元。二是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半导体照明(LED)、光伏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地,广州成为全国软件、生物、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圳成为全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动汽车等产业基地,珠海、佛山、中山等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产业基地产值约占广州市生物产值的70%;广州天河软件园集聚了近1000家软件相关企业,园区内集聚的软件企业占全市软件企业总数的70%。三是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数字家庭领域,广东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RA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成为了国家标准和国际蓝光光盘标准,这是信息产业领域的国际主流标准第一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广东数字家庭产业联盟在双向高带宽改造系列产品、公共网关、综合性核心管理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拥有相关发明专利1300多项,初步建成与标准规范相对应的专利池。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成功研制出液晶电视集成制造产品“南海机型”,降低了液晶电视制造成本达20%以上,该技术已被国内50多家彩电企业所采用。在电动汽车领域,研制出多款技术性能较好的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轿车、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和纯电动客车,并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四是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华为、中兴、金发科技、风华高科、比亚迪、晶科电子、达安基因等公司现已分别发展成我国电子信息、改性塑料、电子元器件、电动汽车、大功率LED芯片、分子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中华为公司系统设备已规模应用于8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运营商,服务全球2亿多用户,跻身于全球顶级GSM供应商之列。金发科技在家电用改性塑料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广药集团、联邦制药、三九医药、丽珠集团、康美药业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在风电装备领域,中山明阳成为国内风电领域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之一,拥有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批量生产能力,并已投产2.5兆瓦级以上大型陆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