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原则
1.育人为本、知行合一。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道德实践和体验,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部门人才、资金、活动、场所等资源,形成共同推进“春泥计划”的合力。始终把净化和优化环境作为实施“春泥计划”的着力点,努力营造健康、快乐、安全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3.因地制宜、就近就便。根据发展基础、地域条件、乡风民情、城乡一体化程度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实施“春泥计划”。从农村未成年人的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时间设计活动,力求灵活高效、小型多样,努力扩大未成年人的参与面。
三、“春泥计划”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鼓励未成年人在家庭、村落、同伴之间开展文明礼貌、敬老爱亲、扶弱助残、便民利民等社会公益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二)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注重发挥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精华,依托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将农耕生活、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动与社会体验有机结合,培养农村未成年人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开展能力提升活动。利用各相关单位在农村基层的活动载体,开展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灾害自救、紧急救护、学业辅导等教育和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紧急避险等方面的能力。
(四)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基点,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顺应未成年人个性发展方向,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的集体游戏和亲子活动,使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和谦让,在玩耍中感受温暖、奉献爱心,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四、加强“春泥计划”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强化人才队伍。按照专兼结合、注重素质、相对稳定的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导和鼓励城乡优秀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县、乡各类专业机构的人才特长,调动本地能工巧匠、示范户和大学生“村官”、回乡大学生等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利用“五老”人员的独特优势,组织各类志愿者入乡进村,为“春泥计划”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整合活动资源。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在基层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广泛征集、精心设计安排吸引力、趣味性、针对性强的活动。依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等载体,丰富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文化生活。发挥未成年人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春泥计划”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