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辐射区: 项目计划在6个区县建立亩产600公斤以上的万亩高产示范区6个,面积6万亩以上。分别在江津区石蟆镇、永川区五间镇、秀山县清溪场镇、大足县三驱镇、梁平县仁贤镇、南川区大观镇。
2.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科教处主要负责超级稻推广工作,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为技术依托单位,同时联合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等水稻科研单位,充分利用科技入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平台,广泛培育超级稻示范户。每个示范县培育的示范户不少于1000个,并对示范农户登记造册,明确具体技术负责人,争取做到示范区村村都有示范户。让广大农民不出村组就能看到增产增收效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3.逐级开展技术培训。利用重庆农业信息网络、农网广播、移动农网和传统的媒体宣传方式以及现场展示等手段广泛进行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科技入户率,促进配套技术的全面到位。
建立“市级首席专家-县级责任专家-包户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工作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和新品种的示范,全面提高超级稻技术示范和推广的入户率和覆盖率。
重庆市由水稻专家、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洪松研究员为首席专家,成立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重庆市农科院等单位水稻专家组成的“重庆市超级稻示范推广专家指导组”,负责重庆市超级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的制定,编制培训教材,配合县级技术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项目验收总结等相关技术工作。专家指导组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区县的技术指导工作以及县级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项目区县也成立由分管领导负总责、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区县超级稻示范推广专家组”,负责本县超级稻示范区的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和核心区的具体实施工作。
每个乡镇在现有农技人员中选聘1~2名超级稻技术指导员,做好示范样板,指导核心示范户,展示科技成果应用效果,带动农户积极采用新技术等。
4.巡回开展技术指导。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和有关技术人员在水稻生产的关键季节,分区域开展超级稻示范推广技术指导服务和调研活动3-5次。各级超级稻专家指导组成员要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工作,促进超级稻品种与当前主推水稻生产技术结合,提高超级稻技术到位率。每名市级专家直接联系5户示范户,入户指导时间不少于80天,主要帮助解决问题有关生产、信息、市场、资金等问题。县级专家直接联系10户示范户,入户指导时间不少于100天。一般技术指导员直接联系20户示范户,入户指导时间不少于100天。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