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繁荣文化创作,加大文艺精品投入和工作力度,落实创作生产和展演责任制,推出一批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精品力作。鼓励文艺院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做好第十五届群星奖赛事筹备工作。制定扶持措施鼓励我市优秀影视剧创作生产。组织第七届“广州文艺奖”评选活动。继续办好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积极开展公益文化春风行、乡村文化大篷车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深化实施“一区一品牌”、 “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文化服务品牌战略,打造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示范品牌。
20.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 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社会管理转变,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建立文化市场信息化监管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领域“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效能。
21.规划引导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编制出台《广州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制定落实文化创意产业认定、扶持和产权保护系列配套政策。参照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 (地区)新的行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建立我市文化创意产业指标体系,全面、及时、动态地把握产业发展水平、速度、规模、比例、结构和效益。编制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指南,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和外资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大力引进和打造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集交易、交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广州文化创意中心,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协调、行业自律、监督服务与维护权益功能。以广州旧城更新改造为契机,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产业。
七、着力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人才基础
22.加强宣传系统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有关单位领导班子的调整充实工作。在宣传系统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能力建设,继续举办宣传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23.实施宣传文化人才发展战略。引进一批文化领域各门类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外向型人才,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和培训渠道。组织实施好第三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战线培养优秀人才工程,办好新闻发言人高级研修班,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培训班,高校和社科理论界、新闻单位“三项学习教育”培训班,局级党委(党组) 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等,做好干部和人才有关信息库的充实建设工作,健全干部培训体系和实践锻炼制度。开展对文化体制改革后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直属单位管理权限等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