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局牵头实施。
22、抓好兴庆区、金凤区统筹城乡试点,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0个,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
市规划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
23、创新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引导企业到小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发展小城镇支柱产业,建设小城镇加工商贸园区。
各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局、商务局、农牧局配合。
24、继续实施“黄河金岸”沿线、包兰铁路两侧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生产力提升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新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市规划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三、服务业方面(15项)
25、强力推进“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7%。
市发改委牵头,商务局、交通运输局、旅游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6、完善促进消费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
市商务局牵头,财政局、农牧局、各县(市)区政府配合落实。
27、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造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6个、农家店150家。实施社区“双进工程”,加快新建住宅小区商业网点设置,新增连锁、便利网点50个。
市商务局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配合落实。
28、大力培育商贸“小巨人企业”,抓好万达商业广场、华润万家等1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引进沃尔玛、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商企。
市商务局牵头,经济技术合作局配合。
29、积极培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市商务局牵头,文广局、体育局、旅游局、教育局组织实施。
30、完善会展中心运营机制和配套服务体系,办好第四届中国银川清真美食文化节、第三届国际汽车博览会等系列展会,积极培育品牌,扩大影响。
市商务局、会展中心组织实施。
31、加快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抓好金凤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
市发改委牵头,规划局、金凤区政府配合。
32、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鼓励动漫软件、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扩建宁夏软件园,支持开发区建设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供应链业务外包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培育一批骨干服务外包企业。
市工信局牵头,商务局、创业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实施。
33、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空港等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宁东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联动。开工建设公铁联运场站,加强与青岛、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争取开通银川至连云港集装箱“五定班列”、银川至天津集装箱专列。建成宁夏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暨中国穆斯林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
市商务局牵头,交通运输局、西夏区、贺兰县政府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组织实施。
34、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加快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黄河长城旅游区和沿爱伊河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推进旅游与文化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自驾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商品市场,延长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