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局牵头,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配合实施。
35、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高接待服务层次,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办好第九届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全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20%以上。
市旅游局组织实施。
36、推进运动休闲城市建设,办好全国登山大会、钓鱼大赛等大型休闲主题活动,完善体育设施布局,推广“人人运动计划”,组织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积极备战第七届全国城运会、第十三届全区运动会。
市体育局组织实施。
37、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销售等手段,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市住房保障局牵头,国土局、规划局配合实施。
38、做好公有住房房改和康居住房办证工作,促进二手房市场发展,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市住房保障局组织实施。
39、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依法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加强市场监测,完善价格监管体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引导居民理性购房。
市住房保障局牵头实施,国土局配合。
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方面(12项)
40、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取建成新瑞长城、小巨人机床等8家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建立1-2个优势特色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搭建面向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市科技局、工信局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配合实施。
41、组织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和50项科技创业项目,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争创1-2个中国名牌产品、10-15个宁夏名牌产品。
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牵头,创业办、工商局配合。
42、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团队,建立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项目招标形式引进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科技局、工信局配合。
43、面向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一批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硕士学位以上的紧缺人才。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制定分层次的人才培训计划,抓好党政公共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工商管理及科技人才专业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深造,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实施。
44、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监管,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执行落后产能限期淘汰制度。
市工信局、环保局组织实施,发改委、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配合。
45、抓好伊品生物公司氨氮处理等节能改造项目,大力推行能源审计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行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