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我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质量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不断增加。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的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重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物流、旅游、金融、商贸、供电、通信等现代服务业质量水平快速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本健全。培育100项以上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名牌或区域品牌产品,争创100项以上驰名商标,认定一批著名商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幅增强,重点产业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一)制造业产品质量。重点产业主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达到90%以上,重点产业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达到85%以上,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大中型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出口商品合格率保持全国前列。钢铁、装备制造、石化产业主导产品的优等品率达到45%以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医药原料药、制剂主要出口产品全部采用国外先进标准,食品加工中小企业、小作坊产品合格率明显提高。

  (二)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规模种养殖比例,创建一批园艺作物标准生产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发展一批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全省基地蔬菜、畜禽、水产品和果品总体合格率达到100%。

  (三)服务质量。现代物流、旅游、金融、商贸、供电、通信等主要服务行业服务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制(修)订200项以上服务业地方标准,基本实现服务质量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尽快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服务企业和品牌,各类公共事业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改善。

  (四)工程质量。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实现建设工程重大结构质量安全零事故,每年建设一批获国家和省优质奖的工程,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各级政府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振兴规划,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保障区域质量安全、推动区域质量水平提升的政策措施,努力为本地创造良好的质量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大力推进质量振兴,深入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县、质量兴镇、质量兴业活动,创建、培育一批名优产品,加快提升区域质量水平。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发布区域质量安全状况和质量竞争力指数。以涉及国计民生和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对质量问题突出的区域和行业开展集中整治。通过整顿规范、引导培育,促进县(市)、乡、村特色产业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