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能减排。围绕企业升级转型,加快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等节能降耗项目建设,努力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七)经营机制。围绕企业降本增效,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扁平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价值链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产、供、销的有效衔接。重视战略决策和营销管理,大力实施品牌工程。
(八)规模水平。围绕增强企业发展实力,按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技术水平跨越。以经济规模谋求规模效益提高和市场竞争力增强。
(九)人力资源。围绕建设创新团队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认真落实人才激励政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培养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机制。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培训,促进职工队伍的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
五、实施步骤
(一)现状分析。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本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围绕对标重点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确定开展对标行动的关键指标。
(二)选定标杆。企业根据对标关键指标,从自身基础和条件出发,本着积极可行的原则,合理选定标杆企业,全面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确定对标指标目标值。
(三)制定方案。总结借鉴标杆企业在指标管理上的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对标方案和赶超路线图、时间表,科学选择自主创新、技术引进等路径,明确改进指标的具体措施,成立对标行动专门领导机构,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和具体责任人。
(四)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对标方案,加强对标管理,优化业务流程,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动员全体员工立足岗位积极参与技术改造和创新,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争创金牌工人等争先创优活动,确保对标指标目标值如期实现。
(五)改进提高。企业围绕超标、达标、未达标三个等级,制定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加强对标评估。未达标的要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加快赶超进度;已达标或超标的,要重新确立更高一层的标杆企业和目标值,通过持续开展对标行动,努力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