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产业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生产力布局,增强产业集中度,着力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努力实现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全市工业总量。到2015年,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石油化工产业。依托我市油气资源优势和河南油田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打好勘探开发硬仗,努力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加快推进环保型橡胶填充油装置特种工程、蜡调合成型装置扩能工程、食品蜡高压加氢精制工程、30万吨页岩油等项目建设,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南阳石油化工产业结构升级。到2015年,在官庄区域建成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
装备制造业。紧紧抓住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围绕石油装备、防爆电机产品等重点领域,做大做强二机石油装备集团、防爆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产品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延伸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产业链、防爆电机产业链和电器机械产业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搞好技术中心建设,争创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吸引外资和国内优势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档次。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把南阳建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特色专业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较完整的石油装备、防爆电机、专用及改装汽车产业集群。
纺织产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提升纺织和服装附加值为重点,以南棉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纺织为切入点,加快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拓展以新型功能纤维混纺加工产品为主导的纺织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建立从原料-面料-印染-后整理-服装的产业链,发展家纺、产业用纺织和高档服装等产品,培育名牌产品。努力把南阳建成河南省棉纺生产基地、高档服装面料生产基地、高档家纺生产基地、品牌服装加工基地和区域性纺织品交易中心。到2015年,行业投资50亿元,实现产值100亿元。
食品产业。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优势,重点搞好粮食深加工、肉类深加工、烟草制品、饮料酒及乳制品生产,全面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快娃哈哈南阳基地、三色鸽乳业等优势企业发展,鼓励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促进全市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把南阳建设成为河南省重要的食品产业基地。
医药产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支撑,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大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中医药新技术、新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高水平发展城区中医院,开发药膳治疗、中医药保健体验、中医药保健延伸产品及服务等项目,建设一个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卫生体系。培育一批中医药优势企业,打响南阳“中医药都”品牌,做大现代中药产业。巩固化学原料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积极研制开发新型高效抗生素、化学合成药和生物技术类产品,严格按照GMP、GAP、GSP等医药管理规范,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强化环保治理,走良性发展道路。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