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意见


  4.建设五大产业集聚区。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城市的优先开发区域,全面加快中心城区新能源、高新技术、光电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加快推进鸭河、官庄两个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和申报工作。充分发挥高新区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扩大发展范围,提升产业档次,努力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理清市区责权。市级搞好集聚区的总体规划、产业布局,确定管理体制和财税分配体制,抓好政策落实和要素保障等工作;宛城区和卧龙区具体负责新能源和光电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管理和发展,调整充实集聚区管理力量,实现产业集聚区区域内的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高新技术、石油化工和电力能源三个集聚区独立运行,管委会承担具体管理职责。

  科学编制规划。把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区总体规划统筹考虑,高标准编制各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合理确定中心城区新能源、高新技术、光电产业集聚区和官庄石油化工、鸭河电力能源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并与交通、水利、通讯、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搞好衔接,为集聚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明确产业定位。按照“突出特色、培育集群、形成链条、循环经济”的原则,着力培育产业集聚区战略支撑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机电装备、超硬材料和光电,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光伏、新能源装备,光电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光电,鸭河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电力能源,官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石油化工。要根据各个集聚区的特色主导产业,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项目准入等手段,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谋划和建设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延伸产业链、搞好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

  完善服务配套。采用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不断创新投融资渠道和平台,千方百计多元筹资。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搭建基础设施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招商引资平台,着力改善集聚区基础条件,加快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投资“洼地”,为项目入驻创造良好条件。

  加强项目建设。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要在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集中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市年度重点项目。优先办理产业集聚区内项目的备案、规划、土地和环保手续,强化责任,创造条件,加快推动项目实施,力争早日投产。通过5-10年左右建设,真正使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心城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工业化和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实施“三产兴城”战略,为城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区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发挥中心城区生产生活要素聚集的优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不断扩大第三产业总量,优化发展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提升三产水平新突破。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