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一、准确把握我省钢铁等行业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2009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冶金、焦化、水泥、煤化工等行业受到严重冲击,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以国家出台的钢铁等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指导,制订出台了冶金、焦化等八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升级改造、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在国家及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省经济止跌企稳,出现了向好发展的态势。

  但是应当看到,这次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影响之深之广之久,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单一和发展方式的粗放,特别是产业布局散、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产业链条短、初级产品多、生产成本高、附加值低等问题,使得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从当前产业发展状况看,由于对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风险认识不足,钢铁、焦化、水泥、煤化工等行业仍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规建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一)钢铁。截至2008年底,全省生铁产能5400万吨,粗钢产能4000万吨,生铁产量2782万吨,粗钢产量2345万吨。全省钢铁企业200多家,分布在60多个县(市、区),其中钢铁联合企业20多家,产能百万吨以上的企业16家,钢铁联合企业平均产能200万吨左右。全省1000立方米及以上的高炉只有9座,120吨以上的转炉、电炉只有4座。除太钢形成300万吨不锈钢生产能力外,绝大部分企业均以生产普通钢材为主。这种低端松散的产业结构,难以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个别地区仍有企业在违规建设不符合国家准入条件的炼铁高炉和炼钢转炉,如不及时制止,将严重影响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影响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和技术进步,影响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焦炭。我省焦炭行业通过2005年以来的清理整顿,产业素质得到显著提高。2008年我省焦炭产量8236万吨,其中大机焦比例达到98%,绝大部分焦炭生产企业完善了化产回收和环保装置,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率达65%,煤焦油加工达70%以上。焦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能明显过剩,布局分散,产业单一,产业链短,焦化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低;清理整顿中遗留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难度大、任务重,仍然存在个别违规建设现象。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