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配套措施
(一)落实国家政策,制定优惠政策
国家四部委将我市列入首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对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示范推广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为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推广,克服前期投入较大,运行费用高的不利因素,在国家、江西省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有地方特色、可操作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推广的相关扶持政策,扶持生产企业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完善产品;采取购车财政补贴,政府投入配套设施建设,新能源出租车不占出租企业以奖代增指标等办法,鼓励和引导运营企业及社会用户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制定《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补助办法》和《关于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二)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示范推广应用
设立南昌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专项资金。为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从2009年起,市政府每年多渠道筹集资金2000万元,四年共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同时,争取省政府每年给予相应的资金配套支持。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补助。
按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鼓励南昌银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开辟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示范应用贷款专项,向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配套服务企业和示范应用单位提供贷款,政府对贷款给予相应的贴息支持,调动社会积极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三)建设维修服务网络和零配件市场,提供车辆售后服务保障
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建设一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交易市场。
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产品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同时,以服务本地化、低成本化为出发点,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技术人才培训,建立相应的专业维修服务和售后服务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布局15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网点,建立维修服务网络。
将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计划列入示范运营计划,激励开发资源回收的技术,促进循环经济。
(四)建设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采集运行数据
建设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先进的运行车辆、场站的数据采集系统,全面采集示范车辆运行的各种动态数据,保证数据可靠性,实现远程监控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统计运行基础数据,分析节油率、排放、可靠性、运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同时,建立示范车辆数据档案库,定期评估示范运行效果和车辆零部件的技术状态。
具体采集与分析通道如下:(略)
(五)强化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公交广告、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各种会议和培训等渠道,普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宣传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政策精神以及大力宣传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部署,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
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工程建设的氛围。
结合2011年“七城会”主题,在市民和游客中广泛宣传,经测算,乘客运载总量超过7000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度。
七、试点工作效果分析
(一)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效果预测
南昌是重要的旅游城市,即将承办2011年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与全国一样,南昌的城市汽车保有量在近几年将大幅增长,减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已刻不容缓。此外,石油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将逐年消耗,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传统石化燃料汽车将是历史必然。南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节能减排效果主要体现在石油消耗量的消减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上。根据现有技术对新能源汽车和普通燃油汽车的相关技术指标测算,按照1000辆新能源汽车在南昌市示范运营的投入计划和各种车辆在示范运营期间的行驶里程,运行总里程将超过12500万公里,节油3510吨,减少尾气排放9828吨。
(二)产业带动效果预测
以示范运营带动产业发展既是南昌市示范运营的特色,也是其重要目标。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将带动我市江铃集团、百路佳等重点汽车制造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生产基础为核心,通过整合福特公司、长安公司、中信集团及南昌大学等单位的技术力量,着力推动二至三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产业化,作为全国推广应用的主要产品。
此外,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与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南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除技术中心外,整车厂、发动机、电池以及其他关键零部件陆续落户南昌,将推动南昌市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