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联络、积极帮扶。各有关单位要结合管理服务职能,建立企业联络员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对口联络与推进工作。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引导和教育企业学习、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动员、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政府质量奖。
(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质量改进与提升工作是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参与的一项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加强与经济、科技、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区、县局与行业协会间要加强联系,沟通企业信息,做到好中选优,确保推出本区域、行业标杆企业,合力推进本区域、行业质量提升。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单位要大力宣传卓越绩效模式的作用,传播大质量概念和普及质量知识,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增强企业学习、实践卓越绩效模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通过树立标杆,大力宣传获奖企业和个人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着力营造不断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各有关单位要从促进本市经济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二千一百”工程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建立质量工作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重视,加强政策引导、技术帮扶、资金支持和宣传教育。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地区、行业、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系统掌握卓越绩效模式的标杆企业和专门人才,促进本地区、行业、企业不断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三)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工作分工,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落实相关工作职责,加强跟踪考核。建立联系点制度,定期上门回访。对重点培育对象,要建立档案制度,实行一企一档,系统掌握本地区、行业、重点企业的质量经营管理现状。
(四)开展试点、稳步推进。各有关单位可选择适宜的企业进行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开展本区域、行业、企业的标杆学习活动,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确保实效。
(五)加强监督、协调推进。各有关单位每年12月底前向市质量技监局报送一次本年度推进、培育情况,并提交《推进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市质量技监局将建立督促、评价与推进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各有关单位的推进情况,组织推进工作经验交流,协调处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推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