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调整充实保卫科和学生公寓宿管人员队伍,认真抓好消防、食品卫生等重点安全防范环节,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今年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校园网上及时发布预防流感的各种宣传知识,发动全院师生做好个人预防工作;同时建立起门诊发热的登记工作,对发热学生严格转诊、及时追踪,并每天做好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的上报工作。2009年较好地完成了全院师生各项体检、献血、预防接种、军训、就诊等任务,以及甲性H1N1流感的防控等各项工作。全年先后组织7次全校性安全卫生大检查,有效的确保了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不适应职业岗位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项目化课程建设方面的力度和措施还不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保障机制还要进一步健全,以保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同时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还要进一步改善,以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项目教学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专业教师“双师型”师资比例不高,有行业和企业背景的不多,直接聘请行业、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数量不够,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同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数量不足,具有农林特色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还比较薄弱。专兼职教师在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更新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等。
(三)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对上海“三农”的现状了解不够,对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能力要求调研不够深入,学院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为“三农”服务人才的需要,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上海“三农”工作第一线真正需要的人才有一定差距。教师深入基层,为“三农”的意识还不强,从事“三农”科学研究较少。另外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从事“三农”工作的政策方面也需要我们努力去争取,以促进更多的毕业生投入到“三农”工作中。
过去的一年,学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新的困难和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戒骄戒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为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实现学院的新发展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