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历年汛期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及其与降雨关系,结合气象、水文部门降水趋势预测,预计2010年我省崩滑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及危害总体上接近常年,处于中等偏重水平。
(1)赣北、赣东北地区的庐山、鄱阳-浮梁、浮梁-婺源、德兴、广丰-黎川,以及赣中地区的宜黄-宁都、广昌-石城等崩滑流高易发区,集中降水期可能形成群发性崩滑流地质灾害,是今年崩滑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
(2)赣西、赣西北地区的修水北部、铜鼓-靖安、袁州-莲花,以及赣南地区的井冈山-大余、瑞金-寻乌、定南-全南等崩滑流高易发区,集中降水期可能出现规模不等的崩滑流地质灾害。是崩滑流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护区。
(3)崩滑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时段为:赣北赣中为4月至7月上旬后期,赣南为4月至7月初,强降水集中时段是崩滑流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当连续降水达到150毫米或日降水8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可能发生;当连续降水达到200毫米或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水150毫米以上时,崩滑流灾害将大量发生。
(5)崩滑流地质灾害发生的具体区域和强度与集中降水的区域和强度有关。在集中强降水时段,丘陵山区建房切坡段、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铁路边坡、露天采矿(采石)场、水利工程边坡和旅游景区高陡岩体等是发生滑坡、崩塌的主要地段。
(6)地面塌陷可能出现区域主要是萍乡-宜春、安福-吉安、永丰、乐平、瑞昌等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高易发区。主要发生时段为汛前期和伏秋期。
三、 地质灾害防护重点和重点防范期
依据上述预测分析,2010年全省设置7个崩滑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6个次重点防护区(具体位置、范围及重点防护内容见附图和附表1)。省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分别为吉安市3处,赣州市和上饶市各2处,抚州市、宜春市、南昌市各1处(见附图和附表2)。
崩滑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4月至7月上旬后期,受台风暴雨或强对流天气影响的部分地区,延长至8~9月。
四、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制。各地要认真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把地质灾害防治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设区市和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应调整充实政府主管领导为首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把防灾责任层层落实到乡(镇)、村。各级国土资源(矿管,下同)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省、市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单位、责任人见附表3)。驻各地的地勘单位应担负技术支撑的责任,积极协助当地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巡查和应急工作。建设、水利、交通、铁路、教育、旅游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做好城镇规划区、水利工程区、公路铁路沿线、学校校区、风景旅游区(点)等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