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经过提纯复壮质量好的种子,结合统一供种扩大种子包衣面积,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由于拌种对小麦出苗有影响,播种量应适当加大10~15%。
(二)适期播种
我市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0月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5日~10月12日。在适宜播期内,旱薄地、粘土涝洼地及冬性品种可适当早播,地力高、砂土地和半冬性品种,可适当晚播;同一品种可先播低产田,再播中产田,最后播高产田。
(三)适量播种
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考虑到近年来冬前气温变化大、积温不确定的气候条件,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各类麦田的适宜基本苗建议为:精播高产麦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10~15万,成穗率低的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半精播中产田每亩15~18万;旱作麦田每亩12~18万;晚茬麦田每亩20~30万。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做适当调整。
(四)精细播种
采用小麦精播机播种,选用技术水平高、操作认真负责的农机手,播种机行走不要太快,不漏播、不重播,保证播种质量,深度3~5厘米;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平均行距20~25厘米;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播种时随种随压;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对于秸秆还田的地块,如果土壤墒情好不需要浇水造墒时,要将粉碎的玉米秸秆耕翻或旋耕之后,用镇压器镇压,小麦播种后再镇压,才能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冻能力,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五、搞好试验示范,主推八项技术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要求,承担高产创建项目的单位,要结合高产创建活动,在每个万亩示范片内建立一处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展示田,面积50亩以上;其中,20亩地块安排5个以上新品种展示,30亩地块安排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播期播量等有关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熟化所需要的相关试验。同时,因地制宜主推小麦规范化播种、小麦“四高一改”高产栽培、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高产节水栽培、小麦精播、半精播、小麦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晚茬小麦标准化生产、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八项技术,重点加强以下三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