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蓝天行动计划(2010-2015)》的通知


  建立“蓝天行动”专项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各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人的协调会议,研究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定期发布市政府大气污染整治通告,制订与实施全市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对蓝天行动的绩效评估。组织开展扬尘控制等专项行动,解决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

  落实区县和部门责任。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围绕蓝天行动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各自责任,并参照市领导小组架构,组建相应工作机构,推进辖区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各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蓝天行动的日常工作,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任务。

  推动各在宁单位积极参与。争取省级机关、部队、科研院所、铁路等在宁单位带头落实蓝天计划的相关措施,模范参与蓝天计划的各项工作。

  (二)落实经费保障

  增加财政投入。全市各级财政统筹安排各项专项资金,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加大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投入力度,每年财政投入10亿元,直接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带动社会投资50亿元。市级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节能减排、污染企业搬迁、机动车淘汰更新、清洁能源与油气回收等项目。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我市蓝天工程的顺利实施。

  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财政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切实增强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保障。

  (三)建立考核监督机制

  实施目标管理。建立本行动计划评估考核机制,细化年度考核指标,制定相关奖惩办法,并严格考核落实。各区县、各部门也要制订年度工作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和工程项目,狠抓责任落实。对实施蓝天行动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的单位,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严格监督检查。开展现场督查、交叉检查、集中曝光、挂牌督办等方法,对工作进度与落实情况进行公示,定期发布通报。监察部门要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依法追究行政纪律责任。

  (四)倡导公众参与

  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在南京日报、南京电视台定期宣传报道蓝天行动计划推进情况和工作成效。强化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征集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意见和建议。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各类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

  鼓励公众参与。动员环保志愿者与公众自觉加入蓝天行动,倡导绿色生活,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附件:南京市蓝天行动计划职责分工

  附件:
  南京市蓝天行动计划职责分工

  各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市政府要求,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制和机制,分解落实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对区域内大气污染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市环保局: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牵头开展工业废气治理、秸秆焚烧执法检查、餐饮服务业污染防治、冒黑烟车辆查处、化学工业园及周边化工企业治理等工作,负责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牵头开展控制拆迁工地扬尘、路检监管执法、推进清洁生产等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