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0年省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食用菌)实施总体方案的通知

  四、项目推广任务指标
  (一)推广任务指标
  本项目共建立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标准的核心示范大棚共计2040个,辐射带动周边7000余个大棚。其中,推广高温平菇、杏鲍菇、白灵菇、毛木耳、秀珍菇5个品种,推广杏鲍菇(白灵菇)+高温平菇、秀珍菇+早秋平菇+中低温平菇、早秋平菇+毛木耳等3-4种大棚珍稀食用菌周年化高效栽培模式。在推广区淄川区、莘县、鱼台、寿光等4个县(市、区)的核心示范区域,高温平菇+杏鲍菇的周年化栽培模式示范大棚40个,杏鲍菇(白灵菇)+高温平菇1000个,秀珍菇+早秋平菇+中低温平菇周年化栽培模式示范大棚324个,早秋平菇+毛木耳周年化栽培模式示范大棚510个。平菇和高温平菇周年化栽培模式示范大棚166个。
  (二)经济与技术指标
  1.各项目县(市、区)核心示范区域从业人员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2.在项目实施基地,进行大棚珍稀食用菌周年化高效栽培模式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培训能够熟练掌握高效栽培技术的生产和技术人员2000人以上。
  3.通过项目实施,核心技术普及推广率达到95%以上;推广品种的生物学转化率平均提高10%以上;成品率提高15%以上;9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食用菌》标准的有关要求,部分基地产品通过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4.项目推广后,核心区秸秆利用率提高20%以上。
  5.构建适合山东地区气候特点的食药用菌周年高效栽培生产配套技术3-4项。
  五、任务分工
  (一)山东省食用菌工作站任务分工
  1.负责制定省级项目实施总体方案。对项目整体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确定项目的任务目标、实施内容及实施进度。
  2.组织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针对关键技术内容,对项目区县技术骨干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培训时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技术指导主要采用现场指导和专家热线等方式,一般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分别进行。
  3.召开现场观摩会议。适时选择示范区,组织各项目区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召开现场观摩会议。
  4.检查督导工作。省食用菌工作站专门成立项目督导小组,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中的有关要求,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实施单位,并提出指导性整改建议,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建议,及时宣传到其他项目实施单位。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