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确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责。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协助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辖区公共卫生规划,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常规检测服务和辖区重点疾病监测预警,承担辖区公共卫生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评估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3.理清街道预防保健机构的服务职能。在保障基本人力配给和运作经费的前提下,逐步调整街道预防保健所(卫生监督所)的预防保健技术服务和卫生监督职能,强化卫生监督监测、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现场检测及疫情处理等职能。(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4.提高公共卫生检测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市、区公共卫生检测实验室分级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促进市、区两级公共卫生检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提高区级检测机构的快速检测、现场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及其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以项目带动防治技术合作,以信息化驱动卫生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四)健全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平台。
1.发挥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基层网底作用。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修订《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推动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基本卫生装备水平,优化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结构,使其成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平台。从2010年起,逐步建立社区公共卫生片区责任制,以网格化分片包干的形式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人员定期到责任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督导,与社区专业技术人员共同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2010年,市级相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制定培训方案,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全员培训,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监督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落实《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五)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功能定位。
明确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依法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医疗急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合理配置急诊急救、预防保健、感染控制等内设机构,科学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隔离病房等感染控制专科。2010年,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落实预防保健工作责任制,确保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建立安全规范的操作流程,抓好医院污水和医疗废物处理,切实控制医院感染,保障输血安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