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研究证实,许多慢性病的发生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特别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吸烟、 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掌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趋势及其规律,对于我市慢性病防治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市将于 2010 年起建立天津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年组织6个区县(滨海新区分为塘沽、汉沽、大港3部分)开展一次现场调查,其中2个区县同时开展血生化测量。
二、监测目的
(一)建立持续、高效的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二)了解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天津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状况;
(三)探索主要慢性病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我市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慢性病流行趋势;
(四)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三、监测对象、方式与时间
监测对象为天津市18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在调查地居住6个月以上)。采取主动监测,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现场调查时间定于每年的10月。
四、抽样及调查对象的确定
(一)抽样原则
1.保证监测样本天津市代表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年龄、性别比例与天津市情况尽可能一致,兼顾地理分布的均衡性,同时考虑经济有效的原则,以及抽样方案的可行性,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2.各区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增加样本。
3.考虑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在家庭中具有聚集性的特点,调查样本的基本单位为个人,即抽取家庭户中按规定选择的一名成员。
(二)监测点的确定
在全市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每年组织6个区县。其中,为提高监测资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信息,按照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3区县监测点作为扩展内容调查的监测点。
(三)样本量估计
我市每三年监测总样本量共4032人,该监测样本约占全市18周岁及以上人口的 1/20000(5/10万)。结合实际情况,在其中6个区县监测点上开展血生化测量,所抽取到的区县监测点上的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血生化测量,人群总样本量为13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