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城市圈内血液调配联动机制
建立城市圈血液调配长效机制,互通城市圈内血站血液采集和库存信息,确保城市圈内血液库存动态平衡。加强应急情况下的相互联动,制定城市圈血液调配应急预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与血站间血液供需绿色通道,确保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下血液的快速调配,确保血液及时调配到位。
(三)建立城市圈血液质量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血液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优势,履行城市圈血液质量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心的职能,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具体承担城市圈血站和医疗机构血液质量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建立质控网络体系、程序和标准。定期组织对城市圈血液质量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评价,建立质控网络体系程序和标准。开展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室内质控和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发现质量与安全问题,督促整改,确保血液安全。
(四)建立城市圈内血费异地报销联动机制
城市圈内各血站以《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的有关血费报销条款为准则,逐步建立统一的血费报销机制,切实减少城市圈内献血者血费报销环节,为献血者报销血费提供方便。城市圈内异地血费报销,可尝试直接在用血地血站报销,然后由血站之间按照相关规定结算献血者用血费用,为献血者血费返还提供更多方便。
(五)建立城市圈血液集中化检测联动机制
以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为首要目的,进一步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健全血液集中检测模式,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在已开展集中检测的“鄂州、仙桃、天门市血站--武汉血液中心”和“潜江市血站--荆州市中心血站”的基础上,逐步在圈域内推广血液集中化检测的成功经验,扩大集中检测范围,最大限度的整合城市圈内血液检测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六)建立城市圈现代输血技术培训及科研联动机制
要求城市圈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输血审批程序,由省卫生厅定期组织有关培训,加强输血科的管理和建设,提高临床医生输血技术能力,开展输血新技术的引进和科研。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血,提高临床用血水平,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同时,有效开展城市圈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工作,共同促进城市圈整体输血技术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