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关系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省政府把认真落实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内容,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刻认识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执业环境为目标,切实把“五位一体”机制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医患关系综合治理模式,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明确部门分工,多方合力推进。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方参与,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和分工,认真安排和做好有关工作。综治部门要把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纳入综治工作考评检查范畴,加强对创建活动和预防处置医患纠纷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推进,督促检查各项机制建设进展和落实情况。卫生部门要切实发挥在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中的主抓作用,认真履行卫生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强化医疗机构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推进各项机制建设。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医院及周边的治安管理,指导、支持医疗机构加强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牵头建立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切实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会同综治、卫生、财政等部门大力推进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让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民心、健康发展。保监部门要会同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工作,指导和督促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医疗责任保险业务。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医疗救助资源,合理确定救助范围,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规范流程,简化程序,保障救助对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指导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宣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大意义,引导患者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理性对待医疗服务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发生医患纠纷时走依法维权或第三方调解的途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强化治安保卫,提高防范能力,狠抓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其他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共同推进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