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疝冷痛者用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乌药12克、香附9克、延胡索9克、砂仁10克(后下)、木香6克、甘草3克、枳壳10克、白术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沉香化气丸3~6克口服,每日2次。
(4)瘀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小茴香6克、干姜6克、没药10克、延胡索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肉桂3克、赤芍12克、蒲黄10克、五灵脂6克、红花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血蓄下焦,小腹拘急疼痛,谵语发狂者,用桃核承气汤(《伤寒论》)加减:桃仁10克、大黄10克、桂枝6克、芒硝6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云南白药0.3-0.4克口服,每日2-3次。或复方延胡止痛片2--4片口服,每日2次。
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毫升或川芎嗪注射液80~120毫克或脉络宁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5)食滞
治法:消积化滞,宽中止痛。
方药:保和丸(《丹溪心法》)合小承气汤(《伤寒论》)
加减:山楂30克、莱菔子20克、神曲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大黄10克、枳实15克、厚朴10克、延胡索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沉实者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枳实15克、神曲15克、大黄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白术10克、泽泻6克。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保和丸1支口服,每日3次。或木香槟榔丸6克口服,每日3--4次。
(6)虫积
治法:安蛔止痛。
方药:乌梅丸(《伤寒论》)加减:乌梅20克、细辛3克、附子(炖)6克、干姜10克、桂枝6克、蜀椒4克、黄连10克、党参10克、当归4克、使君子10克、川楝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兼梗阻者,加大黄15克、厚朴10克、枳实15克。
中成药:乌梅丸10克口服,每日1-3次。
三、洪灾常见皮肤病防治中医药临床技术方案
(一)洪水脚(手、足浸渍):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中。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浸渍、渗液、脱屑,严重的可造成化脓和溃疡,红肿和疼痛。通常位于手足指、趾间。
预防: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保持手足部位清洁干燥,外出时穿防水长筒靴。